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转发:德州学院与德州市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德州 德文化论坛”
学校网站系统   2014-11-24 15:18:14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11月21日-23日,由德州市委宣传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德州学院联合主办,德州学院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德州 德文化论坛”在德州柳湖书院举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殿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原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教授,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凤生教授,《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先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孟祥才、沈顺福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钧林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成积春教授,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同志,德州学院副校长季桂起教授、副校长巩建闽教授,德州市委党校和我校宣传部、社科处、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部分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30余人与会。

  论坛开幕式由德州学院副校长季桂起教授主持,副校长巩建闽教授出席论坛并代表德州学院校长冯健教授致辞,他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个内容实质上是价值共识问题,也就是道德共识问题。如何从“仁”、“义”、“礼”、“智”、“忠”、“孝”、“诚”、“信”、“宽”、“和”等传统道德中的汲取营养,如何从“民主”、“文明”、“自由”、“平等”等世界潮流中吸纳借鉴,赋予当代中国道德体系以时代内涵和精神追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德州地处黄河下游、运河东岸,博大厚重的黄河文化与灵秀活脱的运河文化在此交汇,质朴内敛的齐鲁文化与慷慨豪放的燕赵文化在此融合,赋予了德州淳朴、诚实、慷慨、仗义的人文品格和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德州不仅以“德”为名,而且用“德”文化营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到东方朔的“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从赵苞的“舍孝取忠”,到祢衡的“击鼓骂曹”;从窦建德的奋起抗争,到颜真卿的奋戈抗叛;从葛守礼的“正色立朝”,到从卢荫溥的“专心职守”;从吕颐浩的勇于担当,到宋哲元的慷慨御侮……体现的都是德州人以德为先的精神追求与品格特点。他指出,德州学院植根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之沃土,汲取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之灵韵,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精神,立足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将文化传承创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提出了培养“厚德品质、全球视野、追求卓越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确定了“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相对接,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相对接,高质量成才率、高社会满意率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社会公认。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强调在服务中凸显学校特色,已成为区域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服务的重要基地,在地域文化研究、普及和德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坛学术研讨环节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主持。围绕德文化的思想内涵、儒学视野中的德与善、德文化与当代核心价值、德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德文化与社区家庭、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德文化与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等议题,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会议气氛热烈。

  论坛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采取“学术研讨+文化讲堂”的形式,将学术研究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知名专家学者深入学校、社区,接地气,重实效,不仅使与会者深受启发教育,而且受到师生员工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论坛的成功召开,对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德州“厚德”的城市形象与提升德州城市形象,无疑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