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鉴堂有约 > 正文
丰云博士谈大学生读书
学校网站系统   2012-06-08 07:28:01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编者按:去年落花时节,学校新闻中心广播台邀请我系丰云博士做客教师访谈专栏,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读书问题,引起很大反响。丰云博士是我系外国文学教研室副教授,长期潜心治学,关心学生成长。今根据访谈录音将当时的谈话整理如下,相信对有幸阅读到这篇访谈的同学,一定有所裨益。

 

1. 由高中步入大学,同学们的读书时间明显变少,读书量也明显下降。丰老师,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你这种判断是不确切的。首先,读书时间明显变少,是指同学们能够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够多呢,还是同学们主动读书的时间不够多,这是不一样的问题。如果是前者,我觉得显然是不真实的。大学里,没有中学那么多的强制性作业和考试,作息时间上,节奏也没有那么紧张,应该说,能够用于读书的时间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如果是后者,则是一个读书态度问题。同学们在中学里读的书多数是关乎高考的教辅类书籍,这种读书是完全功利性、工具性的,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读书,只是背题而已。与考试完全无关的书,肯定也有人在读,但我相信一定不多。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本应该开始大量的自由阅读。如果这时候反而读书时间少了,那一定是态度问题。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人缺少对知识本身的好奇和渴求。读书只读有实际用途的书,不能立刻产生效益的则弃置一旁。这使得我们培养的大量大学毕业生都只是一些工具型、甚至是机器型的人才,而不是有健全人格、有独立判断的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我们同学们自身,而是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长期处于毫无兴趣的被动学习和考试状态,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重复性的习题作业和知识的背诵上,没有培养起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本身的好奇,只是一个考试机器。而且,在长期的高负荷学习考试之后,进入大学,很多同学不由自主地开始给自己一种放松的生活,要享受,要娱乐,不愿意再读书学习。这也是一种高压之后的反弹吧。

2.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同学真的很想多读一些书,他们往往从图书馆里借来书,但当阅读时却发现自己并读不下去,您认为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种现象应该怎样解决?

 

确实,很多同学有读书的愿望,但读不下去。我想这种现象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方面是选书不当。任何一个知识领域,都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读,但从哪一种开始,就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任何基础,就开始读这个领域中最艰深的部分,那肯定是不容易读下去的。如果是这样的原因,那么可以跟相关领域的老师多沟通,选择合适的起步点。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读书的心态问题。现在的社会,娱乐化的东西很多,上网聊天、打游戏、看影视剧、泡八卦论坛等等,这些东西都比读书更为轻松有趣。如果日常生活中,在这些方面花费的时间很多,就很不容易适应寂寞的读书生活。针对这样的同学,我建议他们的读书目录更多样化一些。其实很多书是既轻松有趣也有益于知识的累积、思想的启迪的。在心情浮躁的时候,不必勉强自己读一些很艰涩、很高深的书,而可以读一些闲适但雅致的书,比如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梁文道的《常识》,旅美华人作家林达的系列图书《总统是靠不住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我也有一个梦想》、《扫起落叶好过冬》等等,以及毛尖、连岳的很多随笔,如《乱来》、《慢慢微笑》、《非常罪,非常美》、《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来去自由》、《我爱问连岳》系列等等。还可以看一些有品位的休闲杂志,如《万象》、《书城》、《南方人物周刊》等等。这些书,大多闲适幽默,但却能够传达积极、理性的价值观念。多读一些这样的书,先让心灵沉静下来,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再去读那些更为深刻的书,就不会那么焦躁了。

1、  丰老师,您看现在马上就到我们的期末考试了,同学们开始忙着备考,校园中的读书氛围也随着考试的逼近变得越来越浓。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功夫并不是用在平常,只是在考前的一个月或是更短的时间来一个小突击,这似乎成了一种读书的惯性,我们不禁生出这样的疑问:真正的读书到底是“为分而读”还是为“学识而读”?

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我认为为了考试而读书,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读书,只是备考罢了。这样的读书,考试过后,就会过目而忘,因为书里的内容没有震撼你的心灵,没有启迪你的思考。它对于培养同学们成长为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宽容的处事方式、敬业的专业态度的人格健全的人,没有多少帮助。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1859—1952)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功利性、工具性的,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纸文凭,作为将来谋职的敲门砖,而应该致力于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推而广之,同学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目前的学习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最重要、最最美好的一个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未来的求职做实务性的准备。如果你只是把大学阶段作为获取文凭的过程,而不是你人生的最美好的一个时间段,那是很悲哀的。“为分而读”的所谓读书,无非是重复中学阶段的备考过程,于每个人的精神充实、心灵净化、人格培养都是毫无意义的。度过这样的大学时光,真是人生的虚掷。同时,经历这样的大学阶段,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工具性的人,只具备自己专业领域中极其狭隘的知识结构。这样的人,在未来的就业中,未必具有竞争力。因为,你是可以被任何一个同类型的人取代的,甚至最终可以被一种机器取代,因为你没有自己的独特性。其实,在一个人的事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常常不是专业背景,而是人格魅力。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只要具有相关的学习经历,其基本的技术性知识都不难学会。但要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成功,却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技术知识。比如,你们作为一个记者,采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很容易学会。但采访是不是成功,却与你的整体知识结构、人格魅力、沟通能力、敬业精神更相关。这些,却是需要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才能形成的。这些熏陶,并不在哪一本指定的参考书中,那是广博的、无特定目的的阅读累积起来的。康德说“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同样,人格魅力、气质、思想等等,也是在无目的的阅读中最终合目的地形成的。

 

4. 老师,您看,现在每个大学都存在“考证热”的现象,为了考证,同学们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读书范围就会集结在某一领域,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相对而言,读其他种类书籍的时间就会缩小,您认为这种读书现象是否是一种误区?

 

这个问题与我前面的回答是相关的。现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目前的就业形势也很不乐观。因此,为了谋职而多做一些准备,多考几个证书,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对此,我非常理解。但正如我刚才谈到的一样,具备再多的证书,也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是工具,就可以被其他的工具所取代。因此,证书当然需要,但肯定不能只有证书。这里面有一个时间精力的分配问题。如果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一定能够做到合理分配时间。想获得更多的证书,就要在正常的学习之外多花费力气,而不是挤占读书的时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额外的获取都需要额外的付出。如果顾此失彼,那未来很难说今天的付出值不值得。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需要每个人自己的判断。

 

5. 来到大学,有一组矛盾时时刻刻都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学习和工作,很多同学认为单纯的去看一些书籍是没用的,理论再多没有实践都毫无用处,因此他们的业余时间大多都花费在社团活动抑或是兼职工作上,到最后,经验是增加了不少,但知识储备还很缺乏,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您对有这种情况的同学有何建议?

 

这个问题,我想与考证一样,都是一个时间精力的分配问题。毫无疑问,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很重要。一个关乎动手能力,一个是关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创意。比较来说,我个人倒是觉得后者更重要。因为,你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增加实践经验,而是不是还有这么充裕的时间、这么好的条件读书就很很难说了。我还是刚才的态度,任何一种额外的获取都需要额外的付出,不能顾此失彼。

6.不仅同学们矛盾,各种活动中也存在不足。在我们的社团文化艺术节中,学校以及各系举办了很多活动,但关于读书交流方面的并不多,您认为有没有什么具体可行性强的活动来推动同学们提高读书积极性?

这个问题,我也经常思考。不过,总的来说,我认为读书是一种比较个人的活动,很难通过具体的社团性的活动来推动。如果说有的话,也就是某种形式的读书俱乐部或读书沙龙之类的吧。具有相同阅读趣味的同学们可以自发地成立这样的沙龙,自由交流读书体会,也可以不定期地邀请一些老师来共同探讨一些读书中的问题和引发的思考。

7. 读不同的书能带给人不同的收获,关于大学生究竟应该读哪些书,老师,您能否给同学们提点建议呢? 

我想自己专业领域的书,当然是必须读的,这是分内之事。除了专业书籍外,我想最应该读的无疑是文史哲书籍。其实,这些书,都是一些读了之后没有多少立竿见影的实用效益的书。但正如我前面屡次谈到的,读这些书的过程,就是你文化累积与熏陶的过程,最终会达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学以致用”的实用主义倾向本来就十分强烈,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又加强了这种向实用主义方向的拖曳力量。这是很令人忧虑的事。每年诺贝尔奖颁发的时候,媒体上都会热热闹闹地讨论一番,为什么我们不能获奖?为什么同样是华人,在美国就能获奖,在中国就不能?谴责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倾向,虽然是剂自我安慰的汤药,但年年用,也就失去了安慰剂的效果。何况物理化学医学等等没有政治倾向的奖,我们也得不到。这跟我们的教育科研体制固然有极大的关系,但我们文化传统中长期的实用主义倾向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轻视那些不能解决当前生存发展问题的非实用的知识。同样,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的想象力也随之被扼杀。久而久之,我们越来越缺乏对世界的单纯的好奇和追索自然之谜的兴致。功利化的结果,不仅导致我们在科学上总是很难有新的发现,还有日渐加剧的道德滑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上读不实用的文史哲书籍的人,越来越少,这个社会就会充斥着工具化的人。这样的人也许可以成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好的机器部件,可是,谁来发动机器呢?掌控机器开关的人,是必须有自己独立判断力的。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确立自己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没有独立的判断力,没有积极的价值观,恐怕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未来的事业发展也未必会顺利。当然,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没有独立的思想的人,也是可以升官发财的。这要看你如何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