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专记忆
齐河县委党校党总支委员 孙德奎
青葱岁月的记忆,如同地窖里储存的老酒,越放越醇。
来到德州,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存放着我青春记忆的德州师专。这次到德州出差,周末时间可自由支配,于是我坐上2路车,直奔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如同一位“近乡情更怯”的游子,我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还是那条路线,还是那些站牌,但是路两边再也不是1992年的样子。
漫步校园,身边来来往往的全是光鲜亮丽、活力四射的青年学子,我这个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大叔,置身其间,就像那位手持长矛的堂吉诃德,明显格格不入。我徜徉在林荫路上,努力寻找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经过仔细辨别,我终于认出了当年上课的文科楼,尽管他已经换上了华丽的外套,但是那份深藏骨子里的韵味是没变的。
楼前的湖还在,只是湖中心新增了一个凉亭。我坐在湖心亭里,凝视着眼前这座楼,那些进进出出的青年学子,仿佛就变成了九二级中文系的我们。想当年,我们也曾风华正茂过,也曾血气方刚过,也曾在这里编织过五彩斑斓的未来。
当年我因为入学较晚,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但我并没有失落,因为我的左邻桌是刘悦坦,右邻桌是王光,他俩都是自带光环的人,在这两个光环的加持下,我的位置在班里显得特别得天独厚。
刘悦坦是我们班里的学霸,因为竞选班干部失利,从此淡出江湖纷争,主动搬到最后一排,专心致志搞学问。在刘悦坦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潜心学习,当他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嘈杂都似乎与他无关,真到了聚精会神、物我两忘的境界。尽管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但那种昂扬向上的气场他封闭不住,始终氤氲在他周围,并持续辐射给他周边的我。两年后,刘悦坦顺利实现专升本,以后又一口气读完硕士、博士、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著名教授。刘悦坦的经历很励志,近几年他在网络上发布的“坦课”便是从师专奋发读书讲起,讲的非常精彩,激励过无数人。
刘悦坦是沉迷学习,而我的右邻桌王光却是深陷情网。大学校园里,谈恋爱不再是见不得光的洪水猛兽,再没有家长喋喋不休的反复盘问,也没有老师像逮特务那样的随时盯梢,可以堂而皇之地谈。更何况王光是典型的帅哥一枚,他的帅是全方位的,精致的五官、修长的身材、时尚的衣着、优雅的举手投足,他就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一批艳羡的目光。按说这样的外部环境,这样的内在条件,王光应该不寂寞,但是他却整天陷入苦闷不能自拔。原因是给他暗送秋波的,他视若无物,而令他痴迷癫狂的,又让他屡屡受挫。于是,他在苦闷之极的时候,就拉着我去喝酒,让我听他诉说相思之苦。殊不知,我也有迷恋的女神,我也饱尝失恋之痛。于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同一瓶酒,同一个话题,常常是不醉不归。
处在学霸和情痴之间,我注定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学霸的影响下,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为以后搞文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情痴交往,我一再品味撕心裂肺的失恋痛苦,以后在情感上也就学会释怀了。时过境迁,岁月沉淀,经过时光的发酵,过去的所有苦都酿成了今日的甜。
睹物引发回顾,回顾产生感悟。看着三三两两的青年学子在眼前瓢过,我不仅感慨:年轻真好!卧薪尝胆的学业追求,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是属于年轻人的。年轻人有无数可能,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因为年轻人有走错了重来的资本、有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机会,这个资本和机会就是年轻,年轻人的优势就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让自己纠错。
我在高中时,因为迷恋文学,而蹉跎了学业。而且还走了很多弯路,先学农学,再学理科,最后在家里务农半年之后,又返校选择了学文科。历经磨难,身心交瘁,最后终于跌跌撞撞地走进德州师专中文系。大学中文系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这里藏着我的梦想。
在师专中文系,我有幸遇到了一批非常棒的老师,是他们的不断熏陶,让我的文学梦死灰复燃。三十年过去了,脑海中依然能浮现恩师们当年讲课的风采:姜山秀老师,激情洋溢,魅力四射,带我们走近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黄金元老师儒雅倜傥,讲课深入浅出,妙语连珠,课堂氛围非常轻松活跃;季桂起老师,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讲得口若悬河,听得酣畅淋漓;李胜滋老师,声情并茂,手舞足蹈,听他讲“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身临其境之感,就像听大鼓书;于英龙老师讲授写作,慢言慢语,却字字珠玑,尤其是为了鼓励我们写作,他会自己花钱买稿纸送给我们,看到班里出现好文章,他会把他的书法作品奖励出去;朱竹老师是一位诗人,教我们的时候,已是满头白发,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但他读给我们的诗却充满青春的气息和奋进的力量。
老师们的循循善诱,不仅重燃了我的文学梦,而且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师专毕业,我回到了家乡齐河工作。怀揣着梦想,我始终锐意进取,丝毫不敢懈怠。这些年因为工作需要,我曾先后在齐河六中、县实验中学、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委党校工作过,无论在哪里工作,我都在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工作之余,我常把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反思倾注笔端,日积月累,便汇聚成了记录自己思想点滴的八部专著。
没有初心,便没有诗和远方。三十年后,重返母校,才明白:德州师专,是为我孕育初心的地方,是为我人生奠基的地方。
重回母校,抚今忆昔,为未来蓄足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