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地方发展,德州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暑期,学院共派出13支实践队伍、107名学生,前往德州市各县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实践队伍围绕推广普通话、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理论宣讲等主题,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
加强推普力度,筑牢语言基石
话乡音筑梦团、推普筑梦·青春同行实践队、“语脉乡承”青年服务队等团队前往德州市相关社区、乡村小学及线上平台,通过趣味课堂、情景教学等形式,为乡村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普通话教学,结合乡村生活场景传授规范发音与实用表达结合趣味教学(拼音、绕口令、情景模拟)、互动体验(方言对比、亲子朗读、新闻播报)及线上传播(直播技巧分享、短视频记录),助力社区居民及小学生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
聚焦文化传承,挖掘地方历史底蕴
学院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德州,开展地方文化调研。其中,“两河牵手,文化共兴”赋能乡村实践团走访了德州运河古码头遗址,通过访谈非遗传承人、收集民间故事,梳理运河文化脉络;“阡陌文韵”实践团调研古村古建、收集非遗素材,用新媒体与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开展书法、剪纸等体验课,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乡村,助力中华文脉在乡土间传承;“红色记忆寻访”团队则走进革命老区,整理红色史料,追寻渤海军区教导旅的足迹。学生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德州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服务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部分团队将目光投向乡村,开展教育帮扶和产业调研。“乡村教育关爱团”在陵城区支教点开设国学课堂、手工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农产品电商推广”团队则联合本地农户,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特色农产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社会实践常态化、成果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