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普通话普及,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3月18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走进康乐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语言文化课。
在理论教学环节,专业志愿者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系统阐释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规范标准,特别针对本地方言特点,重点解析了前后鼻音、平翘舌等常见发音误区。随后通过情景再现方式,生动演绎了四川方言中"鞋子"与"孩子"的谐音趣事、吴语区"买菜"引发的沟通误会等典型案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居民深刻认识到普通话在消除地域隔阂、促进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活动期间,面对居民们在普通话学习上的疑问,志愿者们结合实际,给出了“勤听、勤读、勤说、勤写、勤用”的实用方法,还鼓励大家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这些建议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引发了居民们的浓厚兴趣。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社区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参与互动,主动分享自己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氛围十分活跃 ,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在此次活动中,社区居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活动不仅增强了大家对语言文化的认同感,也在社区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也将始终坚守“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从文化教育到社区建设,学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凝聚师生力量,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让知识与爱心在服务中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