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刘耀辉教授作为引导,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关注黄运文化、德州地域文化的研究人员及山东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王瑞玉博士参加,一行人深入德州大运河沿岸的文化景点,对当地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与遗址开展了实地参观考察。
考察团一行首先来到了德州窑红绿彩博物馆。德州窑红绿彩以其独特的色彩搭配和精湛的工艺技法备受喜爱,每一件作品都别具匠心。教师们驻足欣赏,与当地工匠深入交流,了解红绿彩的制作工艺、历史传承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通过这次参观,大家深刻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活力,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学创作与教学中,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随后,考察团前往德工文旅创意园、杨家圈文旅小镇。这两个文旅园区将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相结合,赋予了老旧厂房新的生命力。将陈旧老民居改为潮流打卡的旅游民宿。老师们漫步其中,感受着工业文明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探讨着文旅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家认识到,文旅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丰富文学创作的素材、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九龙湾运河公园、德州明代老城墙、德州北厂漕仓遗址及德州北厂运河文化馆,是此次考察的重点。德州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教授们沿着运河漫步,看着波光粼粼的河水,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运河的繁华与喧嚣。在明代老城墙下,大家静静地凝视着那面遗世独立、日益被岁月剥蚀、变得斑驳的历经600年沧桑的明代老城墙,聆听着历史的回声,思考着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和书写运河文化。德州北厂漕仓遗址和运河文化馆则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了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教授们在这里深入了解运河的航运、仓储、商贸等方面的历史,为今后的文学研究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此次教研活动颇有意义。从教学层面来看,实地考察为老师们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使他们能够将课堂知识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研活动让教授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使命和担当,他们将把在考察中获得的感悟和收获融入到教学和研究中,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的人才。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实地考察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为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地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