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德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德城区政府联合主办的“运河春归·文明共生”德州窑红绿彩国际研学院揭牌暨首届东亚大学生艺术节在德工文创园隆重举行。活动以弘扬传统陶瓷技艺、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东盟国家驻华代表、国内外艺术专家、高校师生及媒体代表等160余人参与,共同见证德州窑红绿彩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时刻。德州窑红绿彩兴起于宋金时期,以釉上红、绿、黄三色勾勒鲜明纹饰,是北方民间瓷器的代表。其技艺于2022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在充满地域特色的文艺演出中拉开帷幕。德城区领导在致辞中强调,德州窑红绿彩作为黄河与运河文化交融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此次国际研学院的成立将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搭建国际化平台。东盟国家驻华代表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红绿彩艺术深化东亚文化合作,推动文明共生共荣。在揭牌环节,中外嘉宾共同为“德州窑红绿彩国际研学院”揭幕,标志着这一集研究、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平台正式落地。活动现场还为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等高校授予“校外实训基地”牌匾,并为德城区中小学生设立研学基地,推动红绿彩技艺从校园到社会的全方位传承。
国际陶瓷艺术大师李见深受聘为研学院院长,并现场为名誉院长及导师颁发聘书。德州红绿彩博物馆馆长刘文利向三位外宾代表团团长赠送了红绿彩精品,以陶瓷为媒传递友谊。随后,嘉宾们参观了特聘导师及青年艺术家的主题展览,观摩了东亚大学生以红绿彩为灵感创作的现代艺术作品,传统技艺与当代思维的碰撞赢得广泛赞誉。本次活动通过学术研讨、艺术展示、非遗体验等形式,展现了德州作为“两河明珠”的文化自信。德州市外事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研学院为纽带,持续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让红绿彩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的文化名片。随着外宾的礼送,首届东亚大学生艺术节圆满落幕,但德州窑红绿彩的国际之旅才刚刚启程。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不仅为传统工艺注入时代活力,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了生动注脚。
我院党委书记仲冲、党委副书记鞠晶晶、刘耀辉教授、李永添博士与德州学院董仲舒书院学生代表二十余人参加此次揭牌仪式。




